有一张比尔·盖茨的标志性照片,这或许有助于解释我们为何对这位传奇商人和他最著名的创造——微软公司(Microsoft Corp.)如此着迷。这是一张1977年的大头照,当时盖茨在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Albuquerque, N.M.)因交通违章被拦下[来源:The Smoking Gun]。
照片中的他是一个没有下巴的19岁怪才,戴着有色近视眼镜,脸上带着不可否认的傻笑。我们不禁要想,这个看起来傻乎乎的大学辍学生,驾驶技术可疑(还穿着一件更可疑的花衬衫),是如何最终成为世界首富的呢?
如果你在网上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你会发现很多半真半假的信息和错误信息。多年来,微软树敌众多,这对了解真相毫无帮助。更糟糕的是,这些敌人大多都有博客,可以向全世界宣泄他们的敌意。他们指责微软及其前任首席执行官各种罪状,从故意垄断到窃取一些重大技术创新,甚至说微软是邪恶的。
围绕微软及其创始人的种种神话与个人电脑本身的创生神话紧密相连。在我们列出的关于微软的五大误区中,首先要探讨的是一个关于“Windows”起源的常见误解。
5:微软发明了“Windows”
1968年,当13岁的比尔·盖茨还在用BASIC语言编写井字棋游戏时,斯坦福研究所(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的一位名叫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Douglas Englebart)的工程师向世界推出了鼠标[来源:雷默(Reimer)]。对现代计算机用户来说,鼠标不过是一种平凡的技术必需品:不然你怎么点击图标、滚动菜单和移动光标呢?但1968年的计算机用户却认为鼠标是革命性的,因为当时没人听说过这些功能。
恩格尔巴特被认为是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简称GUI,发音为“gooey”)的发明者。20世纪70年代初,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Xerox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简称PARC)的一个研究团队在恩格尔巴特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制造出了施乐奥托(Xerox Alto),这是第一台具有现在标准的“W.I.M.P.”图形用户界面(即窗口、图标、菜单和定点设备)的个人电脑[来源:Webopedia]。
施乐奥托运行的是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内部创建的操作系统/开发环境SmallTalk。1979年,新兴科技公司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 Inc.)24岁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用苹果股票期权支付了100万美元,详细参观了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设施。被SmallTalk图形用户界面震撼到的乔布斯索要该产品的技术文档,施乐愚蠢地交出了文档[来源: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
手握SmallTalk图形用户界面的规格说明,苹果公司于1983年推出了丽萨(Lisa),这是第一台具有“windows”图形用户界面的商用电脑。乔布斯将类似的图形用户界面用于更受欢迎的麦金塔(Macintosh)机型。当为麦金塔编写软件的比尔·盖茨于1987年推出Windows 2.0时,苹果公司起诉微软公然抄袭麦金塔的外观和感觉——而苹果很久以前就从施乐那里窃取了这些东西[来源:雷默(Reimer)]。
苹果最终败诉,微软随后在个人电脑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使“windows”成为了Windows的代名词。
4:微软不在乎安全
微软就像软件制造商中的小荷兰男孩,不断地修补其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中的安全漏洞。这些后门漏洞让恶意黑客得以入侵未受保护的计算机,将它们变成不知不觉传播病毒和蠕虫到更多计算机的“僵尸电脑”。
你很少看到标题写着“苹果警告用户严重安全漏洞”或者“红帽(Red Hat)争分夺秒发布补丁以阻止黑客”。这是因为很少有程序员会费心为麦金塔和Linux计算机编写恶意代码和恶意计算机病毒。原因很简单:如果你是一名黑客,你的阴险目标是毒害尽可能多的机器,你就会把目标对准全球90%以上个人电脑所使用的操作系统。
尽管Windows XP的安全弱点饱受激烈批评,但说微软不在乎安全是错误的。微软聘请了网络安全领域的一些顶尖人才,包括安全主管迈克尔·霍华德(Michael Howard)和Linux安全专家克里斯平·考恩(Crispin Cowan)[来源:何(Ho)]。近年来,他们发起了几个长期、影响深远的安全计划,包括可信计算(Trustworthy Computing)、端到端信任(End to End Trust),以及最近的微软安全防护软件(Microsoft Security Essentials)。他们还将Windows Vista打造得比XP安全得多[来源:琼斯(Jones)]。
资深科技作家罗布·恩德勒(Rob Enderle)认为,真正的问题是,任何公司是否有人能够成功抵御困扰微软产品的近乎持续不断的攻击。他说,更糟糕的是,吹嘘安全功能必然会吸引渴望挑战的黑客。例如,这位作家提到甲骨文(Oracle)的一个声明,称其最新产品“坚不可摧”。结果第二天就被成功攻击了[来源:恩德勒(Enderle)]。
3:微软是“自然垄断企业”
美国政府对微软的反垄断诉讼持续进行,一些批评者为这家软件巨头辩护,称其为合法的自然垄断企业,因为它通过智胜自由市场竞争对手赢得了主导地位。
自然垄断的真正定义实际上与其传统意义大不相同。在经济学用语中,自然垄断企业是指被允许垄断一个行业的公司,因为这符合国家和消费者的最大利益。
公用事业公司是自然垄断的典型例子[来源:Investopedia]。在大多数城镇,你无法选择使用哪家电力公司。这是因为创办一家竞争的电力公司存在巨大的进入壁垒。你必须建造发电厂并铺设数英里的电缆来创建一个可行的基础设施。让一家受到严格监管的私营公司来运营对消费者来说更便宜——对国家来说也更高效。
从表面上看,微软像是计算机行业的自然垄断企业。由于该公司在全球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约90%的份额,微软享有巨大的规模经济。例如,较小的软件开发商在产品开发和营销上的投入永远无法与微软相比。如果他们不收取比微软高得多的价格,就永远无法收回成本。
最大的区别在于,用美国地区法官托马斯·彭菲尔德·杰克逊(Thomas Penfield Jackson)的话来说,微软利用其“巨大的市场力量和巨额利润”,不仅为竞争对手设置了更高的进入壁垒,还威胁和恐吓任何敢于上门挑战的人[来源:摩尔(Moore)]。而这一点根本不“自然”。
2:微软没有创新能力
在软件界,微软因技术上的模仿而声名狼藉。换句话说,微软曾经的每个好点子都是借来或者买来的。
这种说法并非毫无根据。例如,比尔·盖茨及其伙伴没有编写MS-DOS的代码。他们以5万美元购买了一个名为QDOS(快速而简陋的操作系统,Quick and Dirty Operating System)的东西,对其进行调整后,将其授权给IBM,从而获得了巨额利润[来源:莫斯科维茨(Moscovitz)]。他们也没有编写最初的Internet Explorer代码:他们从Mosaic浏览器制造商Spyglass Inc.获得了源代码授权,并将相同的基本代码用于三四个版本的Explorer[来源:辛克(Sink)]。
微软的捍卫者知道,该公司并非伟大的技术创新者——盖茨直到1995年才意识到互联网的潜力——但他们会说该公司在该领域有一些最前沿的商业理念[来源:科洛尼(Colony)]。
想想看。在微软出现之前,没有人想过将软件和硬件分开销售[来源:拉波扎(Rapoza)]。IBM从微软获得MS-DOS的授权是因为它想专注于硬件。盖茨、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和其他微软高管预见到将其操作系统授权给众多不同的个人电脑硬件制造商具有巨大的盈利潜力。
当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Institute)研究微软成功的秘诀时,他们指出了该公司对其知识产权的创新处理方式[来源:西尔弗索恩(Silverthorne)]。微软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专有源代码“组件”库,这些组件可在Windows平台上运行。如果开发者证明对微软的忠诚,他就能访问该代码库——以及数亿潜在的微软客户。
1:比尔·盖茨是邪恶的
傲慢、霸道、无情、顽固。微软的前任和现任同事及竞争对手都曾用这些形容词来描述威廉·亨利·盖茨三世(William Henry Gates III)。但那些批评者会说他邪恶吗?绝对不会。
2008年7月,当盖茨宣布他将从微软的日常运营中卸任时,涌现出大量关于他的遗产的文章。一些人将他比作亨利·福特(Henry Ford),另一个将昂贵、稀有的技术巧妙地销售给大众的人[来源:弗格森(Ferguson)]。
微软长期以来的使命是“让每一张办公桌和每一个家庭都有一台个人电脑”。事实上,自1981年以来,微软操作系统已经在全球数十亿台个人电脑上使用[来源:哈姆(Hamm)]。
一些记者和专家选择将盖茨比作亨利·福特,但更恰当的比较可能是与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这位钢铁大亨在从事无情的商业行为后,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致力于慈善事业。到1919年他去世时,他已经捐出了所有不义之财来建立博物馆、图书馆、公园和众多慈善组织。
盖茨可能有许多不正当的商业手段,但他还没有像卡内基那样派遣雇佣兵去攻击自己的工厂。作为一名慈善家,他有望成为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捐赠者[来源:格拉拉(Gralla)]。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已经投资数百亿美元用于消除发展中国家的疾病和贫困,最终将捐出盖茨的全部财富。这能有多邪恶呢?
☝️用微信请我喝杯咖啡☕️
😛如果文章对您有用,请支持作者😛
☝️用支付宝请我喝杯奶茶🧋